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4
盡管很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工業經濟有回暖跡象,但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09年工業運行春季報告指出,當前工業全面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影響工業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和困難還比較多,工業運行的整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有關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的分析報告。報告結合工業及行業特點,系統介紹了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闡述了影響當前工業運行的主要問題,分析判斷了工業經濟下一步走勢,提出了相關政策取向。
報告指出,在國家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前四個月工業運行呈現低位趨穩態勢,部分地區和行業生產過快下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企業應對危機影響、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得到提高,工業整體運行朝著積極方向轉化。但當前工業全面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影響工業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和困難還比較多,工業運行的整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相關數據顯示,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其中3、4兩個月增速分別為8.3%和7.3%,均高于去年后兩個月和今年1-2月增長水平,工業經濟呈現出止跌回升的積極變化。輕、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和4.9%,其中3、4兩個月輕工業增速分別為8.5%和8.2%,重工業分別為8.3%和6.9%,輕工業生產形勢相對穩定,重工業回升趨勢明顯。
多數省份生產恢復加快,東部地區出現回升態勢。4月份,全國21個省份工業增速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或降幅減緩,東、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7%、5.5%和12.7%。東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回升3個百分點,其中,山東、江蘇、廣東三省當月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回升7.6個、3.8個和2.6個百分點;浙江省當月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6%轉為增長0.2%,四個省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42.3%,東部生產形勢的較快恢復將為拉動全國工業增速平穩回升奠定良好基礎。
工業投資平穩增長,企業技術改造穩步推進。1-4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其中對工業的投資增長27.7%。在工業投資中,采礦業、制造業分別增長26.5%和29%。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的20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已下達計劃的70%以上,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報告著重指出,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部分行業在調整中企穩回升。
1-4月,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4月份增長7%。鋼鐵行業整體處于震蕩調整之中。受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和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影響,鋼材價格總體處于低位波動,全行業整體處在虧損狀態。1-4月,72家大中型生產企業盈虧相抵凈虧損51.8億元,虧損面近四成。有色金屬行業逐步擺脫虧損困境。在國家擴大內需等因素作用下,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全面回升,行業效益狀況好轉。1-4月,71戶重點聯系企業盈虧相抵凈虧損4.9億元,其中3、4月分別盈利17.3億元和16.5億元。建材行業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1-4月,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長13%,增速同比加快3.1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生產小幅回升,4月份產量增長3.1%,比一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化工行業呈現企穩回升態勢。4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在重點監測的30種主要化工產品中,與一季度相比,超過七成產品生產增速加快或降幅趨緩。
裝備工業受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拉動,呈現恢復性增長趨勢。1-4月,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3、4月份分別增長10.1%和9.7%,均快于去年后兩個月和今年1-2月。汽車產銷增勢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4月,生產和銷售汽車均超過37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9.4%;其中。4月份生產115.7萬輛,銷售115.3萬輛,分別增長17.9%和25%,產、銷量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00萬輛以上。得益于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費減半政策,1-4月,銷售1.6升及以下乘用車200.6萬輛,同比增長30.4%。“農機下鄉”進程加快。1-4月,大、中型拖拉機生產分別增長50%和33.2%,農作物收獲機械和場上作業機械分別增長33%和25.8%。專用設備受投資拉動生產加快。在投資大幅增長的拉動下,煉油及化工生產專用設備產量同比增長25.6%,印刷專用設備產量增長21.9%,鐵路客車產量增長倍。工程機械產銷形勢好轉。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國內各類工程項目大規模開工建設,工程機械需求有較明顯回升,內銷形勢好于出口。4月份,起重機日均產量比3月份增長4.1%,裝載機、輸送機、挖掘機、壓實機械增幅在12.6%-50.6%。機床行業處于調整期。1-4月,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分別下降20.5%和20.2%,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數控金屬成形機床分別下降18.7%和8.3%。
國內市場平穩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需不足、出口下滑的影響,消費品工業運行相對穩定,對促進工業平穩回升發揮了積極作用。1-4月,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其中3、4兩個月增長9.8%和9.2%。輕工、紡織分別增長8.1%、6.6%,其中,4月份,分別增長9.8%和超過8%。輕紡產品出口降幅收窄。1-4月,輕工、紡織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下降10.9%和8.4%,下降幅度分別小于整體工業出口降幅4.8個和7.4個百分點,出口降速擴大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家電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1-4月,重點統計的14種主要家電產品中,同比增長的有8種,其中電冰箱、電飯鍋分別增長7%和8.1%,飲水機、燃氣灶具分別增長22%和20.3%。為加快推進家電下鄉,4月16日,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下發《家電下鄉實施細則》,進一步簡化補貼兌付程序。
電子制造業由于外向程度高,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沖擊程度最大的行業之一,目前總體上處于低位調整階段。1-4月,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7%,3、4月份出現了由降轉升,分別增長1.2%和1.1%,但回升的前景仍不明朗。1-4月,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4.1%;其中4月份下降22.9%,降幅比3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多數產品生產仍在下滑。4月份,重點監測的55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的有37種,占總數的67.3%。
報告還分析了影響當前工業運行的主要問題。一是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加深,外部需求持續萎縮。3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下降0.5%-1.5%,比去年11月份的預測值下調2.2個百分點。3月23日,世貿組織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額將下降9%。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外需不足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萎縮仍將是未來我國工業出口面臨的最大困難,工業下行風險加大。二是行業產能過剩嚴重,短期內難以解決。近些年,部分行業、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導致產能過剩,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縮的情況下,這一問題表現得更加突出。2009年鋼鐵產能過剩逾億噸。電解鋁生產能力放空40%左右。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既涉及到企業層面,又涉及到社會層面,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三是企業經營環境有待進一步的改善。目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信貸規模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行情 股吧)授信額度總體偏小。國家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實到位,部分企業反映,稅費負擔仍然較重,亂攤派、亂收費的問題依然存在。四是利潤下滑導致企業投資能力不足。一季度,工業利潤仍呈大幅下滑的局面,企業虧損面達四分之一,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1個行業效益狀況比前兩個月惡化。經營效益滑坡,不僅影響企業投融資能力,而且影響社會資本向工業領域流入。
通過分析判斷,報告認為,二季度工業經濟將繼續保持今年以來積極向好的運行態勢,預計工業增速有望超過一季度。下半年隨著國家“擴內需、保增長”各項措施逐步到位,工業增速會進一步回升,并達到10%以上的增長水平。
報告最后強調,為實現工業經濟的平穩運行,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在政策取向上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扭轉增速下滑的主要途徑。二是堅持把調整結構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堅持把推進改革作為改善發展環境的體制保障。四是堅持把穩定出口作為促進工業增長的重要舉措。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霍尼韋爾四川重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