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21
早在19世紀80年代,電阻、電容濾波電路就已經出現。具有頻率選擇功能的電感、電容諧振電路可作為最簡單的濾波器。于1915年德國K.W.華格納和美國貝爾實驗室的G.A.坎貝爾,分別發表了關于濾波器的論文,已被世界公認為濾波器的獨立發明者。1923年以后,貝爾實驗室的O.J.查貝爾提出定K型、m誘導型視頻參數濾波器設計方法。1939年德國W.考爾和美國S.達靈頓分別提出工作參數濾波器設計理論。由于許多電路和系統都要區分不同頻率的信號,濾波器遂被廣泛地用在通信、廣播、雷達以及許多儀器和設備中。許多復雜的多極LC濾波器也已經存在了好多年了,有許多這方面的書籍講述這類濾波器的工作。最古老的電子濾波器形式是使用電阻和電容或者電阻和電感構建的無源模擬線性濾波器,它們分別叫做RC和RL單極濾波器。人們也開發了一些混合濾波器,典型的例子有將模擬放大器與機械共鳴器或者延時線組合在一起。如CCD延時線這樣的設備也用作離散時間濾波器。由于數字信號處理的廣泛應用,有源數字濾波器已經變得常見。
1.動態有源濾波,全面改善電能質量;2.DSP全數字控制,20KHz開關頻率,對負載的動態變化迅速響應;3.諧波補償次數可選擇,最高能濾除50次諧波;4.薩頓斯有源電力濾波器可選擇同時補償無功;5.具備三相不平衡補償能力;6.具有自動限流功能,不會發生過載;7.效率高,滿載損耗小于2.57;8.并聯安裝方式,安裝簡單,體積小;9.降低線路損耗,消除諧波引起的變壓器和電機發熱,實現系統大幅度節能;10.有源電力濾波器的濾波效果不受系統阻抗變化影響,并能自動抑制系統諧振;11.按照配電結構,可選擇局部補償、部分補償或總補償,CT可位于電源側或負載側;12.易于擴展和冗余設計,可最多10臺并聯運行。
1.濾波精度高,諧波電流濾除率可達97%以上;2.濾波范圍廣,濾波次數:2--50次諧波及間諧波;3.對負載的波動響應快,響應時間為1us;4.動態注入電流以抑制諧波和補償功率因數;5.不會與系統發生諧振;6.可多臺組合擴展容量;7.抑制系統過電壓,改善系統電壓穩定性8.阻尼電力系統功率振蕩;9.能抑制電壓閃變、補償三相不平衡、提高功率因數;10、系統的自我保護和穩定性極強。
1.額定工作電壓:380V/220V,50Hz2.額定諧波補償容量:50A/100A/150A/200A3.整機功耗:小于容量的3%4.抑制諧波效果:達到國標要求,穩態THD可降低至5%以下5.額定絕緣電壓:3000V AC,2500V DC
有源濾波器的改進,一方面有賴于元器件及集成技術的進展,一方面也取決于電路結構和設計的創新。RC有源濾波器雖已能混合集成,但高質量RC有源濾波器的完全集成仍沒解決。主要困難是不能在芯片上直接集成高精度的電阻和電容元件,且大電阻和大電容所占芯片面積太大。開關電容濾波器為解決這一課題開辟了道路,實現了全集成化;但它屬于離散時間模擬濾波器,且有工作頻段低等問題有待改進。一種在集成濾波器中實現精確電阻的方案,是利用MOS管的線性(即非飽和)區特性充任模擬電阻,這是一種受柵極電壓控制的壓控電阻,故可用片外(即該芯片以外)的參考值,諸如晶體時鐘或外部RC元件,配合片內控制電路來精確調整電路的時間常數。這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方案。還有一種用跨導型運算放大器(OTA)和電容C組成的有源濾波器,也是很有希望的全集成方案。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混合集成電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