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1 點擊率:74
iFixit、ChipWorks是一對好基友網站,前者擅長拆解維修,后者專精芯片級分析與顯微觀察。對于某一款設備,通常都是iFixit先拆機,ChipWorks再放出他們的芯片報告,不過前者最近似乎有些懶惰,很長時間了只拆了個HTC One M8。
對于三星的新旗艦Galaxy S5,ChipWorks忍不住先動手了,發布了初步的芯片報告,其中也包含多張拆解照片,不過分析還在進行之中,所以更深層次的顯微觀察還得再等等。
ChipWorks表示,他們對S5最感興趣的地方有三個,后邊會一一考察。
本次下手的機器是韓國本土版SM-G900S,整體硬件規格還是那樣,但在網絡方面會有所不同。
拆解部分只有幾張圖而沒有任何文字說明,還是等iFixt吧。
經過辨別,Galaxy S5里的大量芯片中有六顆來自高通,而且都是特別關鍵的,三星自己的只有內存、閃存。
高通的芯片有:
- 驍龍801 MSM8974AC 2.4GHz處理器(封裝在內存顆粒之下)
- PMC8974電源管理單元
- QFE1100封包追蹤功率放大器
- WFR1620射頻接收器
- WFR1625L射頻收發器
- WCD9320音頻編碼器
其他芯片:
- Avago A7007功率放大器(Band 7)
- Avago ACPM-7617多模多頻功率放大器(EDGE/3G/LTE)
- Avago +ACW薄膜腔聲波諧振器(FBAR)
- Audience ADNC ES704獨立音頻處理器
- FCI FC8080地面數字多媒體廣播調諧器(韓國版獨有)
- Invensense MP65M P L1405六軸陀螺儀/加速計
- Lattice LPIK9D低功耗FPGA
- Maxim MAXK可編程片上系統
- Maxim MAX(可能是管理電池的)
- NXP NFC加安全模塊
- 三星K3QF2F0DA 2GB內存
- 三星KLMBG4GEAC 32GB閃存
- Silicon Image SIMG 8240B0 MHL發射器
此外,據說生化傳感器也是來自Maxim,但目前還找不到具體在哪里。(蘋果的M7協處理器就費了好大勁才找到)
有兩顆芯片無法確定身份,其一表面寫著“32HUBI A5006V0 W 404 A”,可能是傳感器中心,意法半導體制造。
另一顆表面編號“4452M3 E309G4”,似乎來自Semco或者意法半導體,并高度懷疑是Wi-Fi無線模塊,那么內部封裝的應該是博通BCM4354。
攝像頭
Galaxy S5最亮的地方之一就是新的1600萬像素、1/2.6"主攝像頭。之前三星在S2、S3、Note3上使用的都是索尼傳感器,這次終于用了自己的ISOCELL CMOS技術,號稱能減少30%的干擾、提升30%的光敏全阱容量,自認為是取代背照式(BSI)的下一代傳感器技術。
下邊就是三星ISCOCELL 800萬像素傳感器的橫斷面顯微圖,可以看到前側深槽隔離(F-DTI)、垂直傳輸柵極(VTG)兩個關鍵技術。
注意這不是來自S5的,但技術原理是相通的。稍后就會放出S5的進行對比。
專用心率監測儀
在手機背部緊挨著LED閃光燈,使用紅光、紅外光照射你的手指,檢測因脈搏跳動引起的手指表面壓力變化而獲得心率數據。
它的背面是一顆編號“C1N78B YMP4 1412”的芯片,可能是某種微控制器。
指紋傳感器
iPhone 5S放在了Home鍵里,三星的做法則截然不同,并分為兩部分,指紋傳感器在Home鍵里,還接受觸摸屏的輸入,需要同時使用才能載入你的ID。
觸摸屏里的那部分可以檢測手指揮動,然后啟動Home鍵里的傳感器,而傳感器本身可以做更多動作。
更具體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文章糾錯
訪問:
阿里云11.11上云狂歡節活動大廳
訪問購買頁面:
HTC旗艦店
尺寸:
三星Galaxy Note 4要比HTC One M9高6%,寬13%。以主流市場的標準兩款設備在厚度方面并不是很薄,Galaxy Note 4要比HTC One M9薄12%。不過由于采用圓潤的后蓋設計,所以HTC One在實際的上手體驗被“隱形”
重量:
相對于尺寸來說這兩款設備的重量都不是很重,不過大尺寸的Galaxy Note 4重量要比HTC One M9重12%。
材質:
自2013年推出HTC One M7之后作為該系列的殺手锏功能之一就是采用光滑、優秀的鋁合金一體材質。在新旗艦中盡管在細節上有所改變但是依然保留了基礎的設計語言。在Galaxy Note 4方面,三星開始嘗試使用金屬材質,使用金屬中框和傳統塑料后蓋的搭配帶來更高檔的使用體驗。
顏色:
HTC和三星都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顏色選項。
屏幕(尺寸):
兩款設備在屏幕尺寸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Galaxy Note的屏幕要大30%。
導航按鈕位置:
HTC One M9延續了前代的虛擬導航按鈕,利用Android的Immersive模式能夠獲得全屏顯示。而三星的Galaxy Note 4則是采用了物理按鈕的方式提供導航。
屏幕(分辨率)
令人顯得的有點奇怪的是,在主流旗艦機型全面進入2K時代的時候HTC One M9依然裝備1080P屏幕,這顯得有點小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該機在表現上依然非常的銳利。
而在Galaxy Note 4上三星為其裝備了2K分辨率,像素密度達到了515ppi,要比One更銳利17%。
屏幕(材質):
相比較往年這兩款系列的旗艦采用的屏幕材質沒有變化,HTC One M9依然使用IPS屏幕,而Note系列依然為自家的Super AMOLED屏幕材質。
手寫筆:
手寫筆幾乎已經成為了Galaxy Note系列的重要標志,在歷經4代的發展三星不斷為其裝備了更多的獨特功能和更細膩的壓感級別。
處理器:
HTC One M9采用了性能更強勁的高通驍龍810八核64位處理器,而在去年IFA大會上亮相的三星Galaxy Note 4則是裝備了當時的旗艦處理器高通驍龍805。
內存:
兩款設備都裝備了3GB的內存。
內置存儲:
三星Galaxy Note 4提供了32GB和64GB兩個存儲版本,而HTC One M9只有32GB,不過有消息稱HTC將于近期推出64GB版本。
是否支持MicroSD卡擴展:
盡管三星的兩款Galaxy S6旗艦不再支持MicroSD卡擴展,但是文中比較的這兩款設備都支持MicroSD 卡擴展。
電池:
Galaxy Note 4在容量方面有著更大的電池。
可拆卸電池:
和其他采用塑料材質的手機相同,Galaxy Note 4支持可拆卸電池。和其他金屬材質手機一樣,HTC One M9并不支持。
快速充電:
兩款設備都采用了高通的快速充電2.0技術,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充電。
超級省電模式:
HTC和三星都提供了自家的超級省電模式,當設備處于低電狀態下能夠調整屏幕,關閉非核心應用,確保短信和電話等應用的正常使用。
攝像頭(后置):
在“關乎像素尺寸,而非像素數量”的討論中HTC被迫做出妥協,從400萬的Ultrapixel像素直接提升到20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
攝像頭(前置):
HTC將400萬像素的Ultrapixel攝像頭移植到前面充當前置攝像頭。
攝像頭光圈:
Galaxy Note 4的光圈要比M9的大。
雙LED閃光燈:
HTC One M9包含雙LED閃光燈。
意外損壞保修:
HTC的Uh Oh項目在HTC One M9購買一年內提供意外損害保險,如果消費者在一年內出現浸水、碎屏甚至是更換運營商都有一次更換的機會。如果你在該范圍內沒有進行維修,那么在明年購買HTC One系列新旗艦的時候可以優惠$100.
指紋傳感器:
三星改善Galaxy S6的指紋傳感器,不再需要像Galaxy Note 4一樣滑動才能進行解鎖,不過HTC并未在新旗艦中裝備指紋傳感器。
心率傳感器:
Galaxy Note 4在背面配有心率傳感器,就位于后置攝像頭下方。
Gear VR:
HTC有自家的虛擬現實設備,但是和HTC One M9之間并沒有關聯。在三星方面Galaxy Note 4能夠和Gear VR進行兼容提供VR體驗。
紅外線:
兩款設備都支持紅外線,意外著消費者可以通過下載軟件來控制家中的電視。
操作系統:
HTC One M9采用基于Android Lollipop系統的HTC Sense 7 UI,而Galaxy Note 4原生搭載KitKat系統,目前已經升級到Lollipop系統。
發售日期:
Galaxy Note 4已經發售將近5個月了,HTC One M9將于今年4月10日在美國地區發售。
起售價格(裸機):
目前不同的運營商對于HTC One M9將會采用不同的售價,不過根據此前的慣例可能為$650。
起售價格(兩年合約):
在過去幾年,HTC One系列兩年合約價都維持在$200,今年應該也會保持相同的定價。
十年前,手機屏幕普遍只有3.5寸大小,一款手機橫空出世,用5.3英寸的巨屏改寫了人們對手機尺寸的認知,它就是三星的Galaxy Note。從第一款Galaxy Note誕生開始:超強的硬件配置;獨一無二的手寫筆;寬廣的屏幕和硬朗的外形。一切都表明,它,就是當之無愧的安卓機皇。到了2021年,最新的Note本該與我們見面,可它卻未能按時出現,官方表示讓它暫時擱淺。
上次我們一起回顧了S系列,這次就來回顧一下這個巨屏旗艦的鼻祖:三星的Galaxy Note系列。
Galaxy Note
2011年,三星當時旗艦機的屏幕與其他廠商一樣,普遍在4英寸左右。為了提振手機銷量,三星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戰場,當年9月,第一款Galaxy Note誕生了:屏幕5.3英寸,分辨率1280x800;電池2500毫安時;搭載安卓2.3操作系統,處理器采用三星Exynos4210雙核處理器,1G的RAM,16G ROM,支持NFC功能。當時根本沒人預想到會有這樣的怪獸級超大屏手機出現。
只是單純的大屏并不一定能吸引足夠多的用戶,因此三星開創性地將手寫筆集成到了機身上,也就是Spen。當時手機普遍屏幕較小,經常有點不著的狀況,而有些人又不喜歡用鍵盤輸入文字,這根筆的出現,恰好解決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痛點:一根256級壓感的手寫筆,既可以代替手指點按,還可以手寫輸入,以及在手機上快速做筆記。
三星精準拿捏到了介于手機和平板之間用戶的需求,所以Note系列一經問世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5個月時間就達到了500萬臺的銷量。
Galaxy Note 2
Galaxy Note的成功證明三星的策略是正確的。2012年9月,三星推出繼任者Galaxy Note2。Note2配備了一塊5.5英寸720P分辨率RGB排列Super Amoled屏幕;搭載三星Exynos 4412四核心處理器;RAM提升到2G;電池容量增加到3100毫安時;Spen從一代的256級壓感升級為1024級壓感,加入懸浮操作感知功能。
Galaxy Note 2上市首月銷量就達到了300萬臺,兩個月時間突破500萬臺,輕松超越初代Note系列。大屏手機能獲得這樣的銷量在當時非常罕見,也正是由于Note2這款機型的熱銷,正式開啟了手機向大屏長續航轉變的序幕。
Galaxy Note 3/Note 3 Neo
2013年9月,三星發布了Galaxy Note3。Note3背面采用仿皮革設計的塑料后殼;正面是一塊5.7英寸、1080P顯示屏,電池容量3200毫安時;國行首批搭載高通驍龍800處理器,國外為Exynos5420,支持4G網絡;運行內存再一次刷新記錄,達到了3G;接口率先支持USB3.0協議;后置攝像頭從800萬升級為1300萬像素;機身集成Spen。
Note3剛上市就又一次打破了Note2的銷量記錄,成為最暢銷的大屏手機。但Note3近乎瘋狂的跳水速度和萬年不變的塑料后殼,在當時已經飽受詬病,為Note系列日后的發展留下了隱患。
2014年初,三星發布了Note3 Neo。Note3 Neo搭載5.5英寸720P AMOLED顯示屏,處理器為Exynos 5260四核1.7Ghz處理器,RAM大小為2G,電池3100毫安時,后置8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NFC。后殼材質與Note3相同,均為仿皮革塑料材質。
Galaxy Note 4、Note Edge
2014年9月,三星發布了Galaxy Note4。Note4搭載了一塊5.7英寸Super Amoled顯示屏,分辨率首次達到2K級別;處理器方面,首發高通最后一款四核32位處理器:驍龍805,國外為64位8核處理器Exynos5433;3G運行內存;電池3200毫安時;攝像頭升級為1600萬像素;機身制造工藝也有所升級,塑料邊框升級為金屬邊框,但后蓋依然是仿皮革工藝的塑料材質。
雖然Note4的配置非常強悍,但這場發布會最亮眼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Galaxy Note Edge。Note Edge的硬件配置和Note4并無二致,它最大的亮點在于將屏幕一側邊緣向外彎曲,造就了一款顏值獨特而出眾的曲面屏手機。在外觀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手機市場中拿出了一款非常與眾不同的產品。
2014年對于三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經歷了S5的低沉,陷入了外界對三星失去創新力的質疑之際,三星拿出了一款面向未來、科技感十足的產品。雖然它在當時看更像是在炫技,但時間證明了,它是未來旗艦手機外形的設計方向。這款手機的出現正如它的廣告語所說的一般:這一面,在世界前面。
Galaxy Note 5
2015年8月,S6的熱度還未褪去,Note5已悄然而至。不同于S6 Edge的曲面屏設計,Note5依舊沿用直屏設計,正面是5.7英寸2K分辨率顯示屏;背部為玻璃材質,兩側邊緣采用曲面設計;電池改為不可拆卸式,容量3000毫安時;運行內存增加到4G,存儲32g起步,不支持存儲擴展;攝像頭1600萬像素,具備光學防抖和相位對焦;指紋識別改為按壓式;Spen改為彈出式;支持無線充電功能以及Samsung Pay。
Note5在那一年很聰明地避開了一個大坑:火龍810,全系搭載真安卓之光Exynos7420八核處理器,并且CPU的性能表現也絲毫不輸第二年的驍龍820。由于7420優秀的性能表現,搭載這款處理器的所有手機也成為了當時安卓陣營最值得購買的產品。
Galaxy Note 7
2016年8月2日,這個日子三星永遠不會忘記。就在這一天,16:9時代的最后一款三星旗艦,全面屏時代來臨前的巔峰之作:三星Note7發布了。
Note7搭載一塊5.7英寸2K分辨率曲面屏;國內采用驍龍820處理器,國外為Exynos8890;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7.9mm、169g的輕薄機身塞進了3500毫安時電池,支持無線充電;支持IP68防塵防水;首發虹膜識別技術,并首次在Note系列采用typec接口。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它都是無可匹敵的機皇。
但是它爆炸了,由于Note 7的電池尺寸與電池倉不匹配,存在制造缺陷,從而導致電池過熱爆炸。最終全球召回。這款產生在世代交替前夕的手機,卻由于安全問題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不由得令人感到嘆息和遺憾。
三星后來為了紀念Note7,專門發布了改進設計后的產品:Note FE。Note FE將電池縮減為3200毫安時,其余配置包括外形方面均與Note7相同。
Galaxy Note 8
2017年8月,三星發布了步入全面屏時代后的首款Note系列產品:三星Note8。配置方面:6.3英寸2K分辨率全視曲面屏,驍龍835處理器,6g RAM;后置攝像頭升級為雙攝,1200萬主攝和1200萬長焦鏡頭,均支持光學防抖;Spen升級為4096級壓感;支持IP68防塵防水、支持快速無線充電、支持背部指紋和虹膜識別兩種生物識別方式。
Note8是三星在Note7爆炸后發布的第一款Note系列產品,三星在發布會上反復強調了電池的安全性,采用了非常安全的凝膠電池以及更嚴格的制造工藝。雖然安全性不存在問題了,但Note8在電池容量上非常保守,只給到了3300毫安時,續航效果很不理想。一向以長續航作為賣點的Note系列,卻一直成為三星近幾年最大的短板。從這款產品也能看出,三星并未走出爆炸的陰影。
Galaxy Note 9
2018年8月,三星發布了Galaxy Note9。6.4英寸2K分辨率全視曲面屏,驍龍845處理器,支持碳纖維液冷散熱;生物識別方式依舊是背部指紋和虹膜識別;攝像頭依然是雙攝組合,并支持首發在S9上搭載的960幀凝視攝影;電池容量增加至4000毫安時,重量也突破了200g。并且三星首次在Note9的 Spen上加入了超級電容,可以使用Spen長時間遠程操作手機。
雖然三星在Note9上堆了足夠強的硬件,但外觀一成不變,快充沒有進步,也沒有當時比較熱門的屏下指紋技術。恰逢華為Mate20 Pro強勢出擊:麒麟980,3D結構光+屏下指紋,曲面2K屏,還有40w快充。Note9在Mate20 Pro面前,頓時失去了一切光環。三星在這一年迎來了最黑暗的時刻。
不過作為曾經的Note9用戶,我對這款手機卻非常滿意:三星最后一款全視曲面屏手機,屏幕完整觀感舒適;4000毫安時電池,續航很不錯;雙揚聲器的音質足夠優秀;錄入和識別都非常快的后置指紋;虹膜識別、心率傳感器、3.5mm耳機孔等都沒有被閹割,而它們都在日后的三星旗艦中消失了。因此從功能方面綜合考慮,我覺得它是一款全能的優秀產品。
Galaxy Note 10/Note10+
2019年,三星S10系列獲得了巨大的成功,Note系列也迎來了變革。8月份,三星發布了全新的Galaxy Note10系列,這次一共發布了兩款機型:Note10、Note10+。Note10系列的改變非常大。背面經典的防爆盾攝像頭模組換成左上角豎排;正面的額頭和下巴幾乎全部消失,屏幕改為中置挖孔設計,挖孔區域也由S10系列的右上角大挖槽改為中置小挖孔。此外還取消了堅持多年的耳機孔,宣告三星完全進入無線時代。
在配置方面,Note10和Note10+有比較大的區別:Note10搭載一塊6.3英寸1080P曲面屏,采用驍龍855處理器,不支持5G網絡,電池容量3500毫安時,充電最高支持25w有線快充,內存組合為8+256G。攝像頭為1200萬像素主攝、1200萬像素長焦和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的三攝組合,支持可變光圈調節,售價6599。Note10+則是驍龍855處理器,外掛X50 5G基帶,支持NSA 5G網絡。屏幕為6.8寸2K分辨率曲面屏,電池容量4300毫安時,支持最高45w有線充電,內存組合為12+256G。攝像頭相比Note10多了一顆30萬像素TOF鏡頭,售價7999。
Galaxy Note 20/Note 20 Ultra
2020年8月,三星發布Note20系列。Note20采用塑料后殼,正面是一塊6.7寸1080P直屏,屏幕刷新率60Hz;電池容量4300毫安時,支持25w有線充電;彈出式Spen,支持隔空操作;內存組合為8+256G;攝像頭組合為1200萬像素主攝、1200萬像素超廣角、6400萬像素長焦鏡頭三攝組合。配置不出眾,但售價高達7399元。
Note20 Ultra為玻璃后殼,正面是一塊6.9英寸2K分辨率曲面屏,支持120Hz自適應刷新率;電池容量4500毫安時,支持最高25w有線充電;彈出式Spen,支持隔空操作;內存組合為12+256或12+512;攝像頭組合為一億像素HM1主攝、1200萬像素超廣角以及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
總結
我認為三星的Note系列絕對配得上安卓機皇的稱號:視覺沖擊力震撼的大尺寸屏幕、獨一無二的Spen手寫筆、獨樹一幟的工業設計、超強的硬件配置等都是Note系列的標志。
但近兩年, Note系列和其他手機的差距開始逐漸減小。如今的Note系列只是S系列的小修小補,除了那根獨一無二的 Spen以外,只看其他方面恐怕很難吸引人們購買的欲望。一方面是國產做的手機越來越好;另一方面,三星在擠牙膏的路上越走越遠,標準版各種閹割,高配版價格又太高,讓人十分難受。
不過畢竟是最早做高端手機的廠商之一,這份技術的積累和沉淀是無法輕易被抹去的。作為Note系列的粉絲,我還是希望Note系列這個大屏旗艦的鼻祖能夠繼續被保留下來,而不是消失在手機發展的長河之中。期待下一代Note系列能夠如期到來,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舉報/反饋
從2014年到2019,已經過去了5年,我也從當年的三星note4換到了s9,今天我就簡單對比一下兩者吧。
首先我先說明我不是任何手機粉,我買手機只是憑感覺,其實也就是看外觀,看性能,看眼緣吧。而三星手機的屏幕一直是手機界可以說是最好的,可能這是我一直選擇三星的主要原因。
在這里我先對比一下這兩款手機在2019年用安兔兔的跑分吧,雖然我在跑分之前就已經知道分數差別會很大,但差距越大,也就越說明了科技的發展之快。我就只放一下總分,單項的我就不放了哈。
接下來我先對比一下這兩款手機的屏幕,因為屏幕一直以來都是三星手機的優勢。
三星note4:
三星s9:
從上面兩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屏幕在四年的時間里面變化并沒有很大,但是四年前的note4手機屏幕的配置即便是放在今天來看都是比大部分手機的屏幕配置要好的,所以說三星的Super AMOLED屏幕真的不是吹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不所謂,但是在這里,我真的建議大家去實體店感受一下三星旗艦機型的屏幕,真的很爽。
s9的解鎖方式比note4多了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解鎖。兩者都有指紋解鎖功能。不過三星的指紋解鎖真的需要改進,我指的不是指紋識別的技術需要改建,而是指紋識別的位置設計需要改進,后置指識別在我看來真的很反人類。
兩款手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加入了心率傳感器。就是可以測量使用者的心率,壓力等。雖然我平時用的比較少,不過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加入心率傳感器的手機了。
二者的簡單對比就說到這。在這還是夸一下三星系統的優化真的改進了挺多,畢竟以前不到一年舊卡成狗的手機我用了s9快兩年還依舊生龍活虎。
感謝您的閱讀,我會不定期分享各種手機的咨詢以及我對不同手機的想法,謝謝您的點贊,關注以及評論。
舉報/反饋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