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59
負荷預測在電力系統規劃和運行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負荷預測實質上是對電力市場需求的預測。該文系統地介紹和分析了各種負荷預測的方法及特點,并指出做好負荷預測已成為實現電力系統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1 引言
負荷預測是從已知的用電需求出發,考慮政治、經濟、氣候等相關因素,對未來的用電需求做出的預測。負荷預測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對未來需求量(功率)的預測和未來用電量(能量)的預測。電力需求量的預測決定發電、輸電、配電系統新增容量的大小;電能預測決定發電設備的類型(如調峰機組、基荷機組等)。
負荷預測的目的就是提供負荷發展狀況及水平,同時確定各供電區、各規劃年供用電量、供用電最大負荷和規劃地區總的負荷發展水平,確定各規劃年用電負荷構成。
2 負荷預測的方法及特點
2.1 單耗法
按照國家安排的產品產量、產值計劃和用電單耗確定需電量。單耗法分"產品單耗法"和"產值單耗法"兩種。采用"單耗法"預測負荷前的關鍵是確定適當的產品單耗或產值單耗。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規律是產品單耗逐年上升,產值單耗逐年下降。單耗法的優點是:方法簡單,對短期負荷預測效果較好。缺點是:需做大量細致的調研工作,比較籠統,很難反映現代經濟、政治、氣候等條件的影響。
2.2 趨勢外推法
當電力負荷依時間變化呈現某種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并且無明顯的季節波動,又能找到一條合適的函數曲線反映這種變化趨勢時,就可以用時間t為自變量,時序數值y為因變量,建立趨勢模型y=f(t)。當有理由相信這種趨勢能夠延伸到未來時,賦予變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應時刻的時間序列未來值。這就是趨勢外推法。
應用趨勢外推法有兩個假設條件:①假設負荷沒有跳躍式變化;②假定負荷的發展因素也決定負荷未來的發展,其條件是不變或變化不大。選擇合適的趨勢模型是應用趨勢外推法的重要環節,圖形識別法和差分法是選擇趨勢模型的兩種基本方法。
外推法有線性趨勢預測法、對數趨勢預測法、二次曲線趨勢預測法、指數曲線趨勢預測法、生長曲線趨勢預測法。趨勢外推法的優點是:只需要歷史數據、所需的數據量較少。缺點是:如果負荷出現變動,會引起較大的誤差。
2.3 彈性系數法
彈性系數是電量平均增長率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值,根據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結合彈性系數得到規劃期末的總用電量。彈性系數法是從宏觀上確定電力發展同國民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它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和用電需求的重要參數。該方法的優點是:方法簡單,易于計算。缺點是:需做大量細致的調研工作。
2.4 回歸分析法
回歸預測是根據負荷過去的歷史資料,建立可以進行數學分析的數學模型。用數理統計中的回歸分析方法對變量的觀測數據統計分析,從而實現對未來的負荷進行預測。回歸模型有一元線性回歸、多元線性回歸、非線性回歸等回歸預測模型。其中,線性回歸用于中期負荷預測。優點是:預測精度較高,適用于在中、短期預測使用。缺點是:①規劃水平年的工農業總產值很難詳細統計;②用回歸分析法只能測算出綜合用電負荷的發展水平,無法測算出各供電區的負荷發展水平,也就無法進行具體的電網建設規劃。
2.5 時間序列法
就是根據負荷的歷史資料,設法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用這個數學模型一方面來描述電力負荷這個隨機變量變化過程的統計規律性;另一方面在該數學模型的基礎上再確立負荷預測的數學表達式,對未來的負荷進行預測。時間序列法主要有自回歸AR(p)、滑動平均MA(q)和自回歸與滑動平均ARMA(p,q)等。這些方法的優點是:所需歷史數據少、工作量少。缺點是:沒有考慮負荷變化的因素,只致力于數據的擬合,對規律性的處理不足,只適用于負荷變化比較均勻的短期預測的情況。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