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59
就電氣工業而言,發達國家市場已趨飽和,電力工業增長率不足1%,而發展中國家仍有空間,電力年增長率約4%~8%,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爭奪的目標。 中國國內多家大型電氣企業亦看好了能源建設和電網建設仍需大規模建設的發展中國家。正如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因經濟發展建設的需要,開始大規模地開展電源建設,許多國際電氣公司巨頭紛紛登陸中國爭奪市場,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收入。而如今嗅覺到了商業機會的中國電氣企業期望自己可以如同當初來華掘金的國際電氣公司那樣,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一展拳腳。 那么,如果中國的電氣企業切入進去,將會遇到哪些阻礙?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營銷?中國電氣企業是否能夠重復國際電氣企業的掘金之旅? 電氣企業國際化的四層阻力 印度東北部的水電西送,巴西亞馬孫河的進一步開發,以及非洲剛果河的開發……在這些國家,預計未來將有約3億千瓦電力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送。這一切鼓舞了中國電氣企業走向世界的信心。但是中國一流的大型電氣企業的整體運作機制和市場開發能力與世界領先大企業相比還尚顯薄弱,中小型電氣企業在技術上一味地模仿他人而缺乏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不利的條件下,中國電氣企業的國際市場拓展之路必定艱難。 在電影《拉貝日記》中當時的拉貝先生作為西門子公司中國區經理為中國政府提供組建、咨詢、售賣電氣產品及服務的工作,并獲得了民國政府的表彰,成為南京城內一位重要的人物。像西門子這樣的國際大型電氣企業,擁有著豐富的業務經驗與強大的產品核心技術,而中國的電氣企業僅從上世紀50年代走到今天,市場化經驗更是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在營銷方面難以與這些國際大企業相匹敵。發展中國家的電氣市場雖然很有前景,但這塊蛋糕不可能讓中國電氣企業安安穩穩的所獨享,中國電氣企業面臨著一群強大的競爭對手,需要清醒面對周遭的環境,才能打出一場漂亮的翻身戰。 未來中國電氣企業如若要搶占發展中國家市場,可能會遭遇以下問題: 第一,營銷方式單一老化。中國的電氣行業的本土營銷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行業內習慣叫“吃喝營銷”,甲方吃、拿、卡、要的現象十分普遍,廠家對此也樂此不疲,從而形成一種行業內的潛規則。甲方管理人員追求既得個人利益,廠家追求短期利益,這樣的市場環境很難催生出先進的營銷方法來。 在發展中國家,不同的風俗習慣會讓一些已經習慣于國內市場運作方式的企業感到手足無措,風險性驟然增加,即便舍得了孩子也未必能套到狼,走出去未必能站得住,所以中國電氣營銷上的薄弱是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個軟肋。 第二,產品技術層面缺乏核心競爭力。中國的企業已習慣于低價格的競爭策略,常常聽到有的企業家認為低廉的人工成本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認識。 從這次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到,隨著世界金融格局的轉變,低廉的勞動成本已經不是中國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那什么是最大的競爭優勢?那就是核心技術,曾經有研究報告指出:成功的國際化企業90%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中國電氣企業除在少數技術上有此優勢外,大多數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上均與國際企業有著巨大的差距,使得中國企業很難躋身“高端產品”的行列。 第三,缺乏品牌號召力。中國的電氣企業大多缺乏品牌建設的意識,導致在國際市場中缺乏品牌號召力,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過度重視吃喝營銷的后果。 在國際市場的競爭當中,強勢品牌和定位精準的品牌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品牌路是一條長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絕非一時就能看見效果。在決定做品牌的時候,就應該確立起品牌的核心價值和與其他廠家之間的差異性。所以,中國電氣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在品牌方面必處于下風。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