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76
摘 要:依據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可測算輸電線路的電能損失。通過現場技術改造,可使低于標準要求的功率因數達標,實現節電目的。本文 分析 了無功補償的作用和補償容量的選擇 方法 ,著重論述了低壓電網和異步電動機無功補償容量的配置。結合 應用 實例說明采用無功補償技術,提高低壓電網和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已成為節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1、前 言
無功補償,就其概念而言早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無功補償設備提供必要的無功功率,以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降低能耗,改善電網電壓質量。
無功補償的合理配置原則
從電力網無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狀況可以看出,各級 網絡 和輸配電設備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尤以低壓配電網所占比重最大。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無功功率的傳輸損耗,提高輸配電設備的效率,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應按照“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合理布局。
(1)總體平衡與局部平衡相結合,以局部為主。
(2)電力部門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
在配電網絡中,用戶消耗的無功功率約占50%~60%,其余的無功功率消耗在配電網中。因此,為了減少無功功率在網絡中的輸送,要盡可能地實現就地補償,就地平衡,所以必須由電力部門和用戶共同進行補償。
(3)分散補償與集中補償相結合,以分散為主。
集中補償,是在變電所集中裝設較大容量的補償電容器。分散補償,指在配電網絡中分散的負荷區,如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和用戶的用電設備等進行的無功補償。集中補償,主要是補償主變壓器本身的無功損耗,以及減少變電所以上輸電線路的無功電力,從而降低供電網絡的無功損耗。但不能降低配電網絡的無功損耗。因為用戶需要的無功通過變電所以下的配電線路向負荷端輸送。所以為了有效地降低線損,必須做到無功功率在哪里發生,就應在哪里補償。所以,中、低壓配電網應以分散補償為主。
(4)降損與調壓相結合,以降損為主。
2、 影響 功率因數的主要因素
功率因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交流用電設備在其工作過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還需要無功功率。當有功功率P一定時,如減少無功功率Q,則功率因數便能夠提高。在極端情況下,當Q=0時,則其力率=1。因此提高功率因數 問題 的實質就是減少用電設備的無功功率需要量。
2.1、異步電動機和電力變壓器是耗用無功功率的主要設備
異步電動機的定子與轉子間的氣隙是決定異步電動機需要較多無功的主要因素。而異步電動機所耗用的無功功率是由其空載時的無功功率和一定負載下無功功率增加值兩部分所組成。所以要改善異步電動機的功率因數就要防止電動機的空載運行并盡可能提高負載率。變壓器消耗無功的主要成份是它的空載無功功率,它和負載率的大小無關。因而,為了改善電力系統和 企業 的功率因數,變壓器不應空載運行或長其處于低負載運行狀態。
2.2、 供電電壓超出規定范圍也會對功率因數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供電電壓高于額定值的10%時,由于磁路飽和的影響,無功功率將增長得很快,據有關資料統計,當供電電壓為額定值的110%時,一般工廠的無功將增加35%左右。當供電電壓低于額定值時,無功功率也相應減少而使它們的功率因數有所提高。但供電電壓降低會影響電氣設備的正常工作。所以,應當采取措施使電力系統的供電電壓盡可能保持穩定。
2.3、電網頻率的波動也會對異步電機和變壓器的磁化無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2.4、以上論述了影響電力系統功率因數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必須要尋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夠使低壓電力網功率因數提高的一些實用方法,使低壓網能夠實現無功的就地平衡,達到降損節能的效果。
3、 低壓配電網無功補償的方法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