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4
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動力廠(以下簡稱“邢鋼”)兩臺75t燃氣鍋爐,其配套高壓引風機電機為400kW,為保證正常運作,需通過調節進口風門控制,進口風門實際開度在36%~40%,且動作頻繁,所以相當一部分功率被風門浪費掉。引入兩臺高壓變頻器輸后,節電率分別高達57.3%和61%,每年可節電364萬千瓦時,如果按0.5元/千瓦時計算,企業一年節省電費高達182萬元,如此算來不到一年時間企業便可收回設備成本。
像邢鋼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體會著高壓變頻器帶來的益處。
節能號角 市場擴容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巡視員陳世海在今年3月參加“2009能效機制建設國際論壇”時表示:“目前我國的總體能源利用效率為33%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當前我國節能工作面臨較大壓力。”
而根據國家《電動機調速技術產業化途徑與對策的研究》報告披露,中國發電總量的66%消耗在電動機上,其中高壓電機約占一半,高壓電機中近70%拖動的負載是風機、泵類、壓縮機,其中又有一半適合調速。高壓變頻器因適用于控制在1000~10500伏之間的風機、傳動電機和水泵等高壓電機,而被廣泛地應用在電力、冶金、水泥、石化、建材、水處理等領域,公開數據顯示,前四個行業的市場容量占整個國內高壓變頻器市場的75%以上。
有研究指出,到2012年我國高壓變頻器市場容量預計可達88億元左右。巨大的市場空間自然引來了各方的關注,據不完全估計目前國內高壓變頻器市場主要廠商有20余家。國內品牌發展迅速,近幾年涌現出一大批如利德華福、合康億盛、榮信股份等大批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目前國內品牌市場占有率已經突破50%。
其實提及高壓變頻器行業的發展自然不能脫離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節能減排政策,《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便是其中之一。
《辦法》中明確表示對項目改造后每形成1噸標煤節約能力,中央財政將按東部地區200元、中西部地區25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符合獎勵條件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為調動企業積極性,按企業報告節能量先預撥60%的獎勵資金。
“國家的鼓勵措施大大調動了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節能減排的意識,雖然高壓變頻器售價不菲,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企業紛紛進行嘗試。”榮信股份副總裁張其生如此評論。
所以即便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今年的市場前景被各方看好。
利德華福董事長姜繼增對于高壓變頻器行業今年的形勢預測道:“由于宏觀經濟的影響,2009年的高壓變頻器市場增長率將有所下降,但全年仍會保持15%~20%的增長率。”
在合康億盛副總經理張濤看來,今年行業的增長應該不低于15%,如果GDP能保持8%~9%的增長幅度,那么行業的增長比例會更高。
可見各大高壓變頻器生產企業均對今年的市場形勢充滿信心。
IGBT困局
隨著高壓變頻器行業的火爆,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與電解電容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供應緊張的情況。
張其生向記者介紹道:“國內IGBT生產企業特別少,且廢品率高,再加之工藝水平、可靠性與國外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目前國內主流的高壓變頻廠家均采用進口設備。”
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節能減排不僅是國內的一大趨勢,更是國際經濟發展的一大主題,IGBT為高壓變頻器中最核心、價格最高的零部件之一,相對于全球而言我國需求量相對較小,當出現供應不足時,國外供應商往往集中供應國外需求量較大品牌,國內出現緊張局勢再所難免。根據他了解的情況,目前許多高壓變頻器企業常常出現IGBT不到位的現象,一旦缺貨企業生產出現停滯的“閑時”,待其得到補充,企業即刻進入緊張的“忙時”,過去企業往往采取訂單簽訂后才采購原材料,而現在不得不提前備貨,訂單面臨較大的考驗,非常考驗企業智慧。
“IGBT在國內基本為封裝環節,我國企業并未掌握核心技術。它對技術含量、人才、資金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國內企業的力量過于分散,還無法單獨完成技術研發。雖然去年國家全力攻關1200V/75A規格的IGBT,而相對于國際來說這一規格卻是中等偏下的技術,要解決這個問題仍需國家從產業的角度加以解決。”張其生表示。
EMC之惑
何為EMC?
簡單地說,EMC是指合同能源管理,單位和節能服務機構以合同的形式約定節能診斷、設計和改造等節能目標和商業運作模式,通過節省能源費用收回項目投資、取得收益的節能改造項目。
由于高壓變頻器每臺價格在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間,短期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過由于它帶來了巨大的節能效應,在1~3年內便可收回成本,所以通過EMC便可解決企業目前的資金難題。
繼上海之后,北京于上個月公布了試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扶持辦法》。根據《辦法》,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量15%~25%的企業,給予不高過項目投資20%的補助,節能量25%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30%的補助,單個項目的補助資金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
按理說,政府都鼓勵其發展了,EMC是個好現象,不過根據記者調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了一些其他問題。
“最近國內涌現出一大批高壓變頻器企業,他們技術還不太穩定,設備可靠性一般,可是為了搶占市場,他們甚至將高壓變頻器‘白送’給用戶,雖說是采用EMC模式,成本逐年返還,但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此外這也進一步減緩了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如稍不注意造成資金鏈緊張,企業將很難生存和進一步發展。”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
EMC會給高壓變頻器生產企業帶來資金周轉難題,那么企業是否采用EMC的管理模式呢?
張濤告訴記者:“考慮到流動資金等原因,合康億盛一般不會采用EMC的模式,除非在短期內便可收回資金的項目,如若‘戰線’拖得太久,對于企業來說是不利的。在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比較樂于接受此模式。”
張其生也表示了對第三方的肯定,至于合作方式他說:“如若有相關項目,一方面企業會積極尋找第三方執行相關辦法;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中涌現了許多基金公司,他們也會主動表示合作意向。”
應該看到,高壓變頻器節能率較高,設備成本回收明顯,EMC又可使用戶暫時規避資金問題,有利于高壓變頻器市場的推廣。但同時也應看到EMC因此給企業帶來的資金風險,同樣EMC也絕不能因打著市場策略的幌子而擾亂了行業的發展。
低價競爭 行業洗牌在即
進入本世紀,國內高壓變頻器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在短短的幾年內便已初具規模。目前市場份額排名前十名中,國內品牌已經超過半數,市場份額高達85%。
雖然國內高壓變頻發展迅速,但通過表2人們也不難發現一個問題:西門子、ABB、羅克韋爾等國外品牌銷售量僅為14.9%,可是銷售額卻占據市場的25.7%,國內品牌雖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姜繼增向記者分析道:“目前市場中低價競爭現象非常嚴重,很多企業在招標時報出的價格幾乎貼近成本價,這是非常可怕的。一方面,這很難保證企業采用可靠的零部件原材料,另一方面,惡性的價格戰也并不利于行業整體的發展。”
張其生表示:“隨著高壓變頻器市場被不斷挖掘,目前生產該產品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但很多小企業在技術上并不合格,低價競爭擾亂了市場秩序,行業近幾年將面臨洗牌。”
為應對國內低價以及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合康億盛、榮信股份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正在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目前對于海外市場現在反而可能也是一個機會,因為海外市場需求比較穩定,由于金融危機可能一些國外客戶對性價比較高的中國產品會更加關注。”張濤如是說。
路向何方?
業內有關專家人士指出,可靠性、價格和服務是最近幾年高壓變頻器企業成長的關鍵,也是競爭的三個主要條件,更是產品化、產業化的基礎。目前該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大趨勢:更小的體積,更大的功率,更高的性能,新器件、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采用新的、先進的控制方式。
而企業目前的做法也證實了此人的判斷。
過去高壓變頻器均針對異步電機而言,雖然同步電機市場廣闊,但卻無法解決技術上的難題,目前國產大功率變頻裝置成功應用于同步電機的實例很少,且均由國外品牌一統天下。不過根據記者了解的訊息,目前合康億盛已基本結束了同步矢量變頻器的研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而在功率等級方面,利德華福已經成功實現了8000kW變頻器的設計和銷售,這也代表了國內高壓變頻器企業研發的最高水平。
榮信股份更是注重對研發的投入:研發人員占總員工人數的40%,在研發之后擁有一票否決的質檢團隊要進行嚴格的性能試驗,隨后要在仿真系統進行檢測……
可以看到目前企業正在逐步加強自身實力,并不斷向高功率、新技術、新性能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除了進駐傳統的高耗能行業外,近幾年高壓變頻器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市場,自然在技術上也面臨著更多挑戰,如高速鐵路車載電源對抗震動要求很高,對電壓波動等也有特殊要求;風電高壓變頻器(變流器)除對環境要求更苛刻,還需實現自檢,適應遠程自動操控系統。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如若解決了這些問題,也正是高壓變頻器這塊蛋糕越做越大的良性標志。(記者:毛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