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Arial" sty 為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完善和成熟,鞏固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業核心技術在全球的地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和凹凸科技聯合成立車載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7月14日在北京舉行成立儀式。該實驗室將致力于合作研究開發電動汽車領域的車載動力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充電系統、車載DC/DC系統和電動汽車能源系統總線協議等技術。
在全球能源危機和環保浪潮的雙重推動下,電動汽車成為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車載能源系統是電動汽車中的核心技術,它是銜接電池以及電池組和整車系統的一個紐帶,其中包括電池管理技術,車載充電技術以及DC/DC技術和能源系統總線技術等。因此車載能源系統技術日益成為產業應用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并且,也日益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標志。目前,該技術已經成為制約電動汽車產業鏈銜接和發展的重要瓶頸。
截至2008年9月,我國共有汽車近1.7億輛,而到2030年,汽車的數量將可以達到3億。屆時,中國每年石油的需求量將達到10億噸。
“車載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將在電工所汽車電子研究中心多年的電動汽車總線系統及規范的基礎上,和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究經驗,通過凹凸科技的動力電池管理專用芯片設計技術,以及車載能源系統電源管理技術,開發車載能源管理系統。”在成立儀式上,凹凸科技CEO Sterling Du提到,“這必將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完善和成熟,使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更加的穩健。”
“車載能源系統已經被國家確定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申報的必要條件。電工所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結合凹凸科技成熟的電池管理專用芯片設計技術,必將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貢獻力量。”聯合實驗室主任、電工所研究員王麗芳表示。
工信部剛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明確提到車載能源系統是電動汽車3個核心技術之一。在最近召開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與電機發展及應用論壇”中,“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主任歐
陽明高也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及其管理系統也將是新階段國家和政府的扶持重點。因此,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尤其是專業電源管理芯片設計公司和中國頂級科研機構中科院電工所的強強聯手,對現階段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